首页 > 知识库 > 医学知识 > 指南共识 | 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知识库
推荐新闻
2023粤港澳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峰会时间:2023年3月...
对于一般食品,经过提取后得到透明澄清的液体,检测亚硫酸...
数字PCR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单拷贝,并且摆脱对标准品的...
Whisper是最新的Evosep One创新,可实现...
数字PCR是全新的定量技术,基于单分子PCR方法来定量...
先前已有初步证据表明,在男性向父亲角色转变后,大脑皮层...
研究新闻
Kv1.3作为一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在T淋巴细胞和B...
Kv1.3作为一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在T淋巴细胞和B...
晚钠电流(late sodium current, I...
疼痛是临床上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与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
2023 CBIC第八届细胞生物产业(上海)大会 时间...
2023国际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深圳)大会 Inter...
产业文章
Kv1.3作为一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在T淋巴细胞和B...
Kv1.3作为一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在T淋巴细胞和B...
晚钠电流(late sodium current, I...
疼痛是临床上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与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
2023 CBIC第八届细胞生物产业(上海)大会 时间...
2023国际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深圳)大会 Inter...
指南共识 | 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表现
(1)病史
起病突然;
常伴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
劳累、腹泻、寒冷、熬夜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诱因;
头晕、头痛等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先兆;
也可以无诱因或无先兆。
(2)症状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的类别划分,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包括高级皮层、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症状;根据不同血管支配区所支配的脑组织受损后的功能障碍划分,又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症状。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支配大脑半球前3/5的结构,包括额叶、顶叶、岛叶、颞叶上部及内囊前4/5、丘脑前1/5的结构,受损后可出现单眼黑矇、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感觉异常、各种失语等症状。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支配大脑后2/5(枕叶、边缘叶、颞叶中下部,内囊后1/5,丘脑后4/5)以及脑干、小脑和部分脊髓的结构,受损后可以出现视物模糊、认知功能障碍、视物成双、眩晕、吞咽困难、共济失调、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等症状。交叉性、甚至四肢的运动或感觉异常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特征性症状。
(3)体格检查
①专科查体
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的查体,可发现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对应的阳性体征。涉及高级皮层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
反射检查的重点:
检查意识,意识障碍往往反映大脑功能障碍;
检查双侧瞳孔大小,光反应是否存在、敏感,依此判断意识障碍是否存在脑疝的可能;
确认是否有病理征,主要包括Babinski征、Chaddock征,如果病理征阳性,则说明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大脑和脊髓。
②系统查体
系统查体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与缺血性卒中病因相关的查体主要包括脑血管(即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颅内动脉血管杂音)、心脏(明确是否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血液(检查是否有皮下淤血、瘀斑等凝血功能异常的体征)。
2. 辅助检查
(1)紧急实验室检查
为了迅速判断卒中样发作的病因,有些检查需要紧急实施,包括:快速血糖,以了解是否有低血糖发作;有条件时可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等。
(2)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MRI,以明确卒中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其他脑部疾病。
(3)病因学检查
针对心脏、脑血管、血液及全身进行缺血性卒中的病因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冠状动脉造影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等;
颅内外脑动脉检查,必要时针对颅内静脉系统进行检查;
血液流变性(如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凝固性(如凝血相)检查;
其他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系统疾病的检查:免疫功能、血生化、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1. 起病突然,往往有缺血性卒中发病前的诱因、先兆(也可没有);常伴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是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2. 有明确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持续不缓解。但也可以仅仅出现非定位症状,如头晕、头痛、疲乏、记忆力下降等。
3. 头部CT或MRI检查,有和症状、体征相一致的新的脑梗死责任病灶(也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脑梗死病灶,可称为“静区”脑梗死)。头部CT对24 h内、小的或脑干区的脑梗死病灶有可能不能识别,可以借助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头部MRI检查。
4. 如果做腰椎穿刺检查,穿刺脑脊液一般为非血性。
5. 排除其他亚型的卒中或卒中样发作的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等)、症状性癫痫或脑部疾病(如颅内肿瘤、脑炎等)。
6. 进一步病因学检查可以发现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证据,但也有一部分缺血性卒中病因不明。
1. 出血性卒中
头部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在脑实质或脑组织间隙中出现高信号影(CT影像为白色)。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CT表现有时可以为阴性,为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依据血性脑脊液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不同亚型的卒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没有头部CT或MRI的检查结果时,通过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以做出基本鉴别,但最终的鉴别和确诊需要头部影像学检查的支持。卒中主要不同亚型的鉴别诊断见表1。
表1 卒中主要不同亚型的鉴别诊断
2. 其他脑部疾病
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除外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炎、肿瘤、脱髓鞘疾病、免疫介导性脑病等。有时病因不能明确,甚至需要针对脑部病变进行活体组织学病理检查。
3. 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卒中样发作
在充分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之后,如果未发现新的脑梗死病灶,还需要了解是否有低血糖发作、一氧化碳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突发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即卒中样发作。
4. 无影像学证据的缺血性卒中
为一种较少见的特殊情况,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但无新的脑梗死病灶的影像学证据,且排除了其他导致卒中样发作的病因,此时可以按照缺血性卒中治疗。
(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内容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如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