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mamobio@163.com

首页 > 学术前沿 > 临床医学研究 > 肿瘤 > 突破!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

学术前沿

推荐新闻

研究新闻

产业文章

突破!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

发布:大分子生物 阅读量: 肿瘤 2021-09-29

新冠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控制疫情的关键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尤其是新型治疗方式的研发。这就需要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

近期,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为主导,联合中国疾病预防中心(CDC)、北京佑安医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金弗康OmicsBean多组学研究所等团队展开合作研究,在新冠机制研究项目中已经取得了系列成果。

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使用最先进的蛋白定量质谱技术DIA分析比较新冠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过程中发现,病人都存在着显著的免疫抑制,并首次提出COVID-19的发病机制或存在“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涉及免疫系统抑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受到破坏以及大规模的代谢紊乱; 当疾病进一步进展进入第二阶段,部分免疫应答反应被激活,可能进一步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器官损伤的发生。

2020年11月17日,该生物技术研究结果被国际著名科学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认可并在线发表,题为“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VID-19 disease ”,为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重要的分子基础。

突破!中国科学家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图1)

紧接着,生物技术研究团队首次在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变化的分析结果中,发现康复患者在1个月后仍会出现胆固醇代谢紊乱和心肌受损情形。这解释了之前报道中提到的新冠肺炎患者常伴有血栓并发症这一现象的可能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一方面提示在改善预后治疗的时候,需要考虑血清胆固醇的控制;另一方面,心肌功能相关的蛋白紊乱也有可能成为患者心脏功能损伤的早期预警的新型检测方法。该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以 “Proteomic analysis identifies prolongeddisturbances in pathways related to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myocardiumfunction in the COVID-19 recovery stage”为题于2021年6月3日线上发表在蛋白领域的著名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期刊上。

突破!中国科学家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图2)

因此,生物技术团队提出,考虑到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器官损害或将不可逆,对人体的伤害与流感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对新冠病毒的防控值得更加严阵以待。而了解病毒的感染模式将有助于从源头阻断病毒感染。

生物技术团队的最新研究中,在绘制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图谱中,发现了特殊的’O-Follow-N’的O糖基化修饰规律,也就是说,SARS-CoV-2病毒S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存在O-糖基化修饰追随N-糖基化修饰发生的现象。这对于了解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新型检测试剂盒,疫苗和治疗药物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年8月02号,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Cell Research期刊上。

突破!中国科学家团队描绘新冠刺突蛋白糖基化图谱, 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图3)


(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内容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如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加载中~
加入收藏 ()
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