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mamobio@163.com

首页 > 学术前沿 > 临床医学研究 > 神经医学 >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

学术前沿

推荐新闻

研究新闻

产业文章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

发布:chenwanying 阅读量: 神经医学 2023-01-06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脑计划重大项目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提出部署指南方向59个,国拨经费概算31.48亿元。其中,在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研究方面,提出需建立痴呆的临床队列研究及痴呆的社区队列研究。因此,随着脑计划的推出,国内对神经队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上海科技大学目前已启动两项中国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队列研究通过对一定人群进行随访和纵向观察,评估暴露和终点的关系,可揭示疾病的病因、评价预防效果、揭示疾病的自然史、掌握人口健康状况、引导实验设计,将知识转化为临床和人群早期诊断和干预策略,从而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降低社会卫生负担。

继第一期欧美BioFINDER、ADNI,第二期MCSA、TRAID、KARVIAH、ESTHER队列分享后,本期小编带来了国内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的分享





CANDI队列


"中国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队列(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Initiative,CANDI)是在申勇教授的牵头及国内外多名领域内专家的指导下,于2018年正式启动。该项目拟在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招募500人左右包括认知健康人群、轻度认知障碍、AD以及非AD痴呆患者在内的临床队列,并开展纵向随访。该队列秉承 "A/T/N"的研究框架,对纳入人群开展多维度认知量表测评与多模态神经分子影像数据采集(包括多序列高分辨核磁影像扫描、葡萄糖及淀粉样蛋白PET等)。建立了标准化的病人匹配的样本库存储包括患者血液、脑脊液、尿液、粪便等样本,开展了血液与脑脊液的AD核心标记物β-淀粉样蛋白40(Aβ40)、Aβ42、tau蛋白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 181)的检测工作。旨在纳入并探索更多新型多组学诊断标记物在临床疾病中的转化及应用,为中国人群在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体系提供有效路径。





MIND-CHINA队列


中国痴呆症多模干预项目(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modal INterventions to delay Dementia and disability in rural China, MIND-CHINA)是由山东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团队联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仇成轩教授团队建立的一项队列,于2018年启动,这是一项针对老年痴呆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的、随机对照、多层次、个性化、多维度的大型社区人群多模干预研究,具体包括对山东省阳谷县闫楼镇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了全面流行病学调查和认知功能评估(n=5764),获得受试者嗅觉、听力、睡眠和体力活动等数据,并采集受试者的血清、血浆和DNA等生物标本。旨在通过多模干预降低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失能的发病风险。





上海老年研究队列


上海老年研究队列(Shanghai Aging Study, SAS)于2009年建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丁玎作为该队列的首席研究员。该队列为应用前瞻性设计,纳入3800名上海社区老年人群,开展工作涉及(1)社会人口统计数据和生活方式,包括饮食;(2)病史;(3) 神经心理测试组合;(4) 临床访谈和神经系统检查;(5) 体格测量、血液和尿液样本、APOE 基因分型;(6)焦虑、抑郁、失眠。旨在为研究老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病因、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





相关文献研究


Alzheimer's & dementia丨标志物组合预测AD准确性>90%
队列:CANDI队列,411名参与者,认知未受损(CN)参与者96名,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94名,AD患者173名和非AD痴呆患者48名,检测脑脊液和血浆Aβ40、Aβ42、T-tau、ptau181,淀粉样蛋白PET及MRI,探讨“A/T/N”系统在中国人群中的效用。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1)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2)
结果:AD 患者的脑脊液(CSF)和血浆中 Aβ42/Aβ40 降低,而P-tau181水平升高。CSF Aβ42/Aβ40、CSF P-tau181 和血浆 P-tau181 在区分 AD 和非 AD 痴呆或老年对照方面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血浆P-tau181+APOE+MRI模型预测Aβ(PET)状态准确性>90%。这些结果揭示了“A/T/N”框架在中国人群中的普遍适用性。

Alzheimer's & dementia丨嗅觉缺失与轻度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队列:MIND-CHINA队列,4214名无痴呆症的参与者(年龄≥65岁)。使用16项Sniffin' Sticks识别测试评估嗅觉、血浆Aβ40、Aβ42、T-tau、NFL(n = 1054),并量化海马体、内嗅皮质和白质高信号(WMH)体积,以及AD特征皮质厚度(n = 917)。探讨嗅觉障碍与前驱性痴呆之间的关系。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3)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4)
结果:在总样本中,1102人被诊断出轻度认知障碍 (MCI)(26.2%;遗忘性 MCI,n = 931;非遗忘性MCI,n = 171)。嗅觉障碍与MCI、遗忘性MCI 和非遗忘性MCI的可能性增加显著相关。在子样本中,嗅觉缺失与较高的血浆T-tau和NFL浓度、较小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以及较大的WMH体积显著相关,并且与较低的AD特征皮质厚度略有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大脑神经退行性和微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神经病理学,将老年人的嗅觉丧失与MCI联系起来。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丨P-tau181可作为AD的诊断标志物
队列: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共320 名认知障碍患者和 131 名认知正常的参与者,根据他们的临床痴呆评分 (CDR) 评分和临床诊断分为 6 组,包括 AD、遗忘性轻度认知障碍 (aMCI) 和正常认知 (NC)。使用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来评估全局和特定领域的认知,检测血浆 Aβ40、Aβ42、T-tau、NFL、P-tau181水平,评估生物标志物与认知的关联。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5)
国内痴呆队列研究之CANDI、MIND-CHINA、上海老年研究队列(图6)
 结果:所有血浆标志物(Aβ40、Aβ42、Aβ42 /Aβ40、T-tau、NFL、P-tau181)在NC、aMCI和AD组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随着 CDR 评分从 0(NC 组)增加到 3(严重 AD),P-tau181 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血浆P-tau181 与更广泛的认知领域相关。表明了P-tau181作为临床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极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Gao F, et al. A combination model of AD biomarkers revealed by machine learning precisely predicts Alzheimer's dementia: 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Initiative (CANDI)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22.
[2] Dong Y, et al. Anosm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biomarkers of brain aging in older adults. Alzheimers Dement. 2022.
[3] Xiao Z, et al. Plasma biomarker profiles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across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Res Ther. 2021.



(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内容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如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加载中~
加入收藏 ()
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