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mamobio@163.com

首页 > 学术前沿 > 临床医学研究 > 神经医学 >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

学术前沿

推荐新闻

研究新闻

产业文章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

发布:大分子生物 阅读量: 神经医学 2022-05-08

题目:

Type of serum collection tube does not impact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levels

发表期刊:

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lated Disorders

影响因子(IF):

4.4

发表时间:

2022.02

研究领域:

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

检测标志物:

NF-Light

检测技术平台:

西门子Atellica Solution全自动化分析系统

背景及摘要

神经丝蛋白作为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蛋白组分,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主要由轻、中、重链3类所组成,由于各类神经系统性疾病造成的神经细胞轴突损伤时会被释放到细胞外,因而被当作是多种神经系统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而这其中的神经丝轻链(NF-Light)蛋白由于其高溶解性,使其在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含量具备极高的关联性,但是由于血液样本中的NFL蛋白含量远低于脑脊液样本,因而现有的常规ELISA检测手段仅能针对脑脊液样本进行准确定量,此外,脑脊液样本的侵入性采集方式也极大的限制了NFL的应用潜力,因而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开始基于血液样本进行神经系统疾病中NFL含量的检测。

需要明确的是在临床研究中,血液样本中的NFL蛋白含量会由于不同的前处理操作而出现差异,本文作者使用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平台针对常用的几类血清收集制备管所制备血清中的NFL蛋白含量进行研究,以明确不同的血清采集管对血清NFL蛋白含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

1.样本采集及检测:

(1)受试者:共18名,健康组7例,MS疾病组11例;

(2)通过单次静脉穿刺将血液样本收集至3种不同的血清收集管中并在室温下直立静置30-45min;

(3)血清收集管类型: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图1)

(4)所有血清在检测前均不进行冻融操作,所有样本均无明显溶血情况;

(5)室温解冻后的样本使用西门子Atellica Solution全自动化分析系统在同一天内进行2重复检测,检测范围为2-500pg/ml;

主要结果

1.同一类收集管样本重复检测数据间差异对比: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图2)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图3)

2.不同收集管样本重复检测数据间差异交叉对比: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图4)

血清样本中的NFL蛋白水平不受采集管类型影响(图5)

研究结论

1.在本文的测试实验条件下常用的3类血清保存管不会对血清中的NFL蛋白水平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2.来自于不同血清采集管所制备血清样本的检测数据可一同进行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Petzold, A, 2005. Neurofilament phosphoforms: surrogate markers for axonal injury, degeneration and loss. J. Neurol. Sci. 233 (1–2), 183–198.

2. Khalil, M, Teunissen, CE, Otto, M, et al., 2018. Neurofilaments as biomarker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Nat. Rev. Neurol. 14 (10), 577–589.

3. Bridel, C, van Wieringen, WN, Zetterberg, H, et al., 2019. Diagnostic valu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neurofilament light protein in neur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urol. 76 (9), 1035–1048.

4. Rissin, DM, Kan, CW, Campbell, TG, et al., 2010. Single-molecul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detects serum proteins at subfemtomolar concentrations. Nat. Biotechnol. 28 (6), 595–599.

5. Natrajan, A, Sharpe, D, Costello, J, Jiang, Q, 2010. Enhanced immunoassay sensitivity using chemiluminescent acridinium esters with increased light output. Anal. Biochem. 406 (2), 204–213.

6. Hviid, CVB, Knudsen, CS, Parkner, T, 2020. Reference interval and preanalytical properties of serum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in Scandinavian adults.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80 (4), 291–295.


(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内容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如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加载中~
加入收藏 ()
分享
加载中~